发表时间:2025-02-19浏览次数:420
1. 背景与意义
2025年1月23日,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《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管理办法》),这是对2013年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》的全面修订。此次修订的背景是分布式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:截至2024年底,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达3.7亿千瓦,是2013年的121倍,占全国光伏装机的42%。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,接网消纳能力不足、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日益突出,亟需通过政策调整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2. 政策亮点与趋势
(1)分类管理与差异化政策
《管理办法》将分布式光伏分为自然人户用、非自然人户用、一般工商业和大型工商业四种类型,并针对不同类型制定了差异化的管理要求。例如,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、全部自发自用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,而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原则上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模式。这种分类管理有助于精准施策,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。
(2)备案管理的优化
《管理办法》明确了“谁投资、谁备案”的原则,并简化了备案流程。对于非自然人投资的项目,禁止以自然人名义备案,以防止权责不对等的问题。此外,备案机关需提高办事效率,不得擅自增加备案文件要求或超出办理时限。
(3)电网接入与消纳能力的提升
针对接网消纳能力不足的问题,《管理办法》要求电网企业制定差异化接入制度,并配合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开展承载力评估。同时,建立配电网可开放容量按季度发布和预警机制,引导分布式光伏科学布局。
(4)运行管理的创新
《管理办法》鼓励分布式光伏通过微电网、源网荷储一体化、虚拟电厂等形式参与调度,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。此外,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与用户开展专线供电,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。
3.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
(1)对行业的影响
《管理办法》的发布为分布式光伏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通过分类管理和差异化政策,行业将更加规范化和精细化。同时,电网接入和消纳能力的提升将有效缓解当前的发展瓶颈,推动分布式光伏在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。
(2)未来发展趋势
未来,分布式光伏将更加注重与建筑、交通、工业等领域的多场景融合开发。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,分布式光伏的装机规模和发电量有望持续增长。此外,市场化机制的完善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
来源: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